一直都不曉得要怎麼替這篇文章下標題,想來想去,還是沒有一段適合,又看來起很吸引人的字句來替這這篇文章貼上標籤;那麼,就用時間好了!因為這也是一篇沒有什麼主題的雜記,記載的,只是屬於我,所擁有的個人小小的回憶片段,以及一點點難登大雅之堂的感想罷了。

      每當時序進入五月,媒體不斷宣傳著關於「母親節」這個節日的廣告,總是在我心底激起一陣陣的漣漪。也許對絕大多數的人而言,這可能是個感謝母親付出的節日,或是個讓不少人傷透腦筋,苦思著今年該送給主角什麼樣禮物的日子,但,對於我而言,這是一個從兒時感到困窘、年長時卻只覺得遺憾的,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而已。

      我的父母,在我兩歲多就因為妹妹的過世而離異。每每提到我那個可以算是毫無印象,只能夠從留存下來的照片去證明他的確存在過的妹妹,我便不由得會去想,究竟是離開的妹妹幸福,還是留下來的我比較快樂?不過思索著無解的問題,終究也只是徒留更多的不解、憂鬱,然後,選擇遺忘。

      看著我所接觸的單親家庭的小朋友,其實我很想要問問他們,媽媽的離開,你有什麼感覺?對我而言,小時候的我,對於媽媽離開這件事情,似乎沒有太多的悲傷,也許是因為他是在我非常年幼之時就離開,所以我沒有感受到所謂「母親的離開」這個事件所代表的意義在哪裡,唯一令我感到非常不開心的,就是這個每年都會來臨的,非常莫名奇妙的日子。都沒有人想過,其實也有滿多人沒有媽媽在身邊的嗎?每年學校到了這個時候,就會要大家製作母親節卡片,或者畫什麼圖之類的,題目不用想,一定是跟母親、跟母親節有關。其實我也想不起來,當時我是怎麼應付這個每年都要我做一次的苦差事,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我的個性是不可能直接跟老師說:「老師,我沒有媽媽,可不可以不要畫了?」這種這麼有勇氣的話的;那麼,我想我應該都是隨便畫一個女人,然後寫個什麼母親節快樂之類的話去應付了事的吧。另外,就是我非常習慣去迴避任何有關「母親」的話題,因為那個話題讓我非常困窘,我沒有辦法跟別人一起討論,因為我連她是什麼樣子我都說不出來。

      不過那時候的我,並不悲傷,只感到困窘。

      另外還有個不得不提的回憶,就是母姊會。我小學,每年的母姊會,想當然耳,不會有人出席。因此每次拿到那個回條,我根本就不用看,直接揉一揉就丟掉了。由於小學就讀的是天主教學校,所以聖誕節一定會有慶祝活動,而且通常都在星期六,大概是那天父母親比較有時間可以在非正常時段去接小孩子回家吧。每次活動結束,我總是被同學的媽媽一起載回家;我想當時我是生氣的,因為我的家人都不來載我。

      後來年紀稍長,母親開始透過親戚來找我,由於我們家禁止我跟她見面,所以我們只能在親戚的家見面。老實說,一開始的感覺是很陌生的,好吧,即使是後來,也是陌生的,只是比較不那麼陌生而已。也許是一種彌補的心態,也許是現實環境,她沒有辦法陪我,所以她會盡量滿足我在物質方面的需求。當時候的我覺得挺快樂的,每個月多了這麼多的零用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可是事實上,這種用金錢代表的愛,我感受不到。在此我也想要奉勸任何一個想要用這種方式彌補你對小孩子虧欠的大人們,我想小孩子不太可能能夠感受到你給他金錢所代表的涵義是什麼的。也許你可以買到孩子對你的喜歡,但是買不到孩子對你的愛。

      其實我覺得失去母親的痛苦,是在長大後,才漸漸發酵的。小朋友很容易滿足,也許失去了母親的愛,但是如果其他家人是愛他的,那麼對於這方面的缺憾,並不會這麼強烈地感受到,當然,要是電視廣告不要一直重複的去揭開這個傷疤的話,就更好了。重點還是在於其他家人要怎麼去解釋這件事情,好讓孩子在長大之後,可以坦然、正面的去面對這個事實。

      「那只是一個發生過的事實,並不是什麼罪惡,也不是什麼不光采的醜事。」這些,留在孩子身邊的家人,有好好的去解釋過嗎?

      因為,這件事情的影響,往往是在孩子成年之後,有了自己的思考,才會真正的影響他。使他走樣的,絕對不會是這個事情本身,而是這個事情發生了之後,其他人對他的態度。如同考試考差了,考差了是一件事實,但是其他人怎麼對這個事實作反應,才是影響考試者本身最大的因素。

      失去母親就像一個紋身,其他人怎麼去看待這個紋身,將決定被紋身的人,對於這個圖騰的看法,以及,從這個圖騰所延伸出來的,對於自己未來的人生態度。

      現在我長大了,對於過往種種的回憶,我只感到遺憾,會不會埋怨?我不清楚;也許會,也許不會。因為長大了,也變的複雜了,要真正單一的去敘述這件事情的影響,只怕是不可能了。

      所以,趁早。

 

(轉載自http://lirianowu.pixnet.net/blog/post/691507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子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